2025/5/2

113/6/11關於筋骨僵硬

113/6/11 今天來聊聊筋骨僵硬

最近很有趣,門診來一個腰痛到連洗頭都無法微彎的人,她半年前曾來看診過,說上次腰痛症狀一樣嚴重,治療了「一次」就好了半年,生活完全恢復正常,最近又開始不舒服所以來回診。
有些人可以簡單治一下就好很久,但不少病人沒這麼好運,酸痛當下改善後,回去才過一陣子又開始不舒服,症狀容易反反覆覆。
為何酸痛會常常反覆發生呢?第一步要先檢視生活中是否有不對的姿勢或習慣,例如坐椅的角度、打電腦的高度,坐沙發的姿勢、做家事一做就停不下來……等等。
第二步更重要的,是身體的恢復力。只要氣血暢旺,筋骨柔軟,就算不小心傷到,也可以恢復得很快,就像小朋友跌跌撞撞也都沒什麼事一樣。
想要氣血暢旺,就要先改善心血管的品質,這部分可以從飲食內容、代謝症候群的控制著手。
想要筋骨柔軟,除了做伸展運動以外,其實更多人忽略的是解開內心的硬結。常看到有人眉頭深鎖心事重重,有人在外就維持著一個端莊儀態,有人保持聳肩狀態而不自知,有人糾結過去放不下的關卡,有人小心翼翼怕影響人際關係的過著生活。
我常常說,要有柔軟的心,才有柔軟的筋骨。
你看,像小朋友一樣無拘無束,開懷大笑,放聲大哭,沒有拘謹的禮俗,沒有糾結的心思,對世界充滿好奇探索,這樣的筋骨自然柔軟彈性好。
我們當然不可能像小朋友整天哭哭鬧鬧XD,但我們可以學習這種心態,讓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,擁有多元包容的開放心胸,知道世上沒有絕對的對錯,沒有強硬的價值觀,柔軟的接受各種可能性,讓自己表裡如一。
或是乾脆給自己一次機會,讓自己去戶外跑跑跳跳,哼歌跳舞,不要壓抑,沒有束縛,那會是種多麼美好的體驗。

113/6/4眼睛的保養之道

113/6/4 眼睛的保養之道

最近乾眼症的病人回診很開心,以前眼睛常常乾澀、有黏黏的分泌物,治療後眼睛清爽舒服很多,人工淚液也慢慢減少次數了。
不管是乾眼症、飛蚊症、還是視力模糊、眼睛酸澀疲勞等等,治療上最重要的就是恢復眼睛的血液灌流。
眼睛治療的第一步:確保鼻淚管暢通
鼻塞、鼻涕倒流、慢性鼻竇炎,都會讓眼睛的通道阻塞。鼻過敏的症狀有時候很隱性,很多人以為自己鼻子好好的,來看診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有鼻子問題 XD。
眼睛治療的第二步:肩頸的疏通
肩頸緊繃的人,會讓頭部的血液灌流變差。臨床常常針了幾針,把肩頸鬆開後,眼睛馬上就明亮起來。
眼睛治療的第三步:改善代謝症候群
血糖、血脂、血壓的穩定,才會有好的血液循環品質。血管硬化、糖尿病控制不良的人,眼睛最後都容易有病變。
眼睛治療的最後一步:滋養眼睛
一定年紀後,眼睛還是會隨著使用而慢慢退化,中藥有一些專門滋養眼睛的藥丸,一天只要服4-6粒左右,臨床效果就會很不錯。
乾眼症並不是不治之症,不一定要永遠點人工淚液,只要好好配合治療,在診所眼睛恢復的人相當多喔!當然不要常盯3C產品,給自己充足的睡眠休息,對於眼睛的恢復也是很重要的喔!

2025/4/30

113/5/28 全方位的調理身體

113/5/28 全方位的調理身體

最近一個70多歲的長輩回診,一坐下就很開心的拿健檢報告出來,說這次數字進步好多,總膽固醇:217->162,LDL:154->98,血壓:155->128,腎功能也進步了Creatinine:1.4->1.22,西醫稱讚他這次報告很漂亮。很有趣的是,他腳上多年頑固的灰指甲和厚皮,以前怎麼看皮膚科也沒效,現在開始長出健康的皮膚。
常常遇到病人說:「之前從來沒提過有某某某症狀,但這陣子用中藥調理下來,這些症狀也比較好了耶!不知道是不是中藥調理的關係。」
沒錯,這幾乎是我們門診的常態了,例如來治療咳嗽的,治療後覺得體力精神變得比較好;來治療鼻過敏的,治療後覺得眼睛也變得比較明亮;來治療腸躁症的,治療後覺得睡眠變得比較安穩;來治療代謝症候群的,治療後覺得血液循環變好,皮膚的黑斑也變淡了。
調理身體的意義,就是把身體的偏差校正回來。通常在治療上,會有幾個面向來調理:
->大方向會先確認睡眠、胃口、排便、小便是否正常。
->下一步就是確認各個臟腑器官狀況,血液循環是否良好,自律神經是否平衡、免疫系統是否穩定。
->再下一步就是探討生活中是否有作息、飲食的偏差。
->再下一步就是是否學會放鬆、是否在壓力中仍能保持身心的穩定。
這樣全方位的調理身體,就會讓身體在最好的狀態運作,原本一些小毛病自然也會變好。所以很常遇到有人說來調理身體後,變得很「舒服」,身體很輕快,整個人也會變得年輕起來喔!

113/5/21放鬆的自由切換練習

113/5/21 放鬆的自由切換練習

最近遇到一個病人說,他要運動到很累才會比較好睡,不好睡都是當天不夠累的關係。
我說,當身心處在一個好的狀態時,睡眠應該是可以自由調控的。要很累才能睡覺,就跟手機要把電量用完才能關機一樣,代表這手機有點狀況了喔。
如何自由的切換開關機呢?可以試試下面的練習:
->先在腦海中想像一下放假會有的感覺:悠哉、輕鬆、開心、愉悅、自在。
->閉眼靜下來體會這些感受1分鐘,用身心記住這些感受。
->將這些感覺,帶到每日的用餐、洗澡、上廁所、散步、休閒、睡覺時段。
意思就是,每天吃飯前,先腦海想像一下放假的感覺,再開始用餐。洗澡前,先想像一下放假的感覺,再去洗澡,以此類推。
當我們把放假會有的感受,帶到每天的休息時段中,就可以塑造出數個短短的放假,這樣的休息才真正的有休息到,再投入工作時就會是充滿電的狀況。
如果代入這些練習後,發現吃飯的速度放慢了,洗澡開始會想哼歌了,散步開始會注意到路旁的花花草草了,恭喜你,這樣就做對了!
專注-放鬆-專注-放鬆,讓放假的舒暢感代入每天的小時段中,就可以慢慢找回自由切換的開關了,工作讀書會更有效率,身心也會更愉悅,非常推薦大家可以試試看喔!

113/5/14 找出飲食的地雷

113/5/14 找出飲食的地雷

最近一個看代謝症候群的病人,原本血糖控制很穩定,西藥也慢慢在減,最近飯前血糖又偏高到130幾。
代謝症候群中的血糖、三酸甘油脂、體重這幾個數值,跟飲食的關聯性幾乎佔了9成以上,當這幾個數字控制不佳,回頭來檢驗飲食,都會發現地雷XD。
很可愛的是,通常詢問飲食狀況時,病人反應的第一句話都是:「啊我也沒吃什麼啊…」
我:「那你都怎麼吃呢?」
病人:「我主要就吃菜和肉,飯都只吃一小口而已。」
我:「平常會吃小點心或喝飲料嗎?」
病人:「沒有喔!我不太吃那個。」
我:「那你早上吃什麼呢?」
病人:「最近喔,就常常泡麥片來喝。」
賓果!找到地雷了。
很多人以為麥片/燕麥很健康,認為是天然食材,又可以降膽固醇,就每天泡一大碗在喝。殊不知燕麥雖然有一些些降膽固醇的效果,卻會大大的升血糖和體重XD。
這點太重要了,很多人踩中這個地雷,一定要再反覆提醒一次:燕麥也是澱粉,會升血糖和增加體重,喝一碗麥片就像吃一大碗飯一樣,如果已經有代謝症候群的人,務必千萬要小心。
代謝症候群的治療其實很單純,除了某些特殊疾病或藥物副作用造成的以外(例如類固醇、調經藥),其餘幾乎都是飲食造成的。
有代謝症候群的人,可以好好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飲食,不知道什麼是地雷的話,可以把自己每天的飲食紀錄下來,來跟醫師討論。
每個人適合的飲食方案都不同,有遇到食量很大的,有遇到都是外食族的,有遇到堅持每天都要吃奶酥土司的XD。不管如何,都可以請醫師來擬定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案,找出一個身心舒暢的模式,才能有效長久的維持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