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9/30

2025/09/30 你是潛在的鼻過敏患者嗎?




最近開始有秋天的涼意,很多家長帶小朋友來看鼻過敏。台灣濕度高,鼻過敏的比例非常高,佔了總人口的1/3-1/4。

但鼻過敏的症狀一定是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嗎?其實不一定喔!

有很多人是隱性的鼻過敏,大家可以看看底下有沒有符合的症狀,如果有的話,可以好好的把鼻子治療一下,就會改善很多喔!

✅會眼睛癢、容易流眼油的人,其實也是鼻過敏的潛在患者,很多人把鼻子治好了,眼睛也就好多了。

✅講話講一講,會常常清喉嚨的人,感覺喉嚨有點痰但又弄不出來,往往是鼻涕倒流的關係。

✅有口臭的人,尤其睡醒更明顯的,幾乎也都是因為鼻竇裡面的鼻涕沒清乾淨的關係。

✅睡覺容易打呼的,很多都是睡覺鼻子塞住的關係,鼻子容易塞住可能潛在有鼻黏膜腫脹的問題,另外有些人也與肥胖、軟組織鬆弛有關係。

✅睡覺多夢、睡醒仍然很累的人,有些也是因為鼻過敏,造成睡眠淺眠、缺氧的關係。

✅容易反覆感冒的人,幾乎每個人都是鼻竇的狀況沒有好完全,只要把鼻子治好就不容易反覆感冒,或是就算再感冒也會好得比以前快很多。

✅胃食道逆流、胃脹氣的人,有些人也是因為鼻涕倒流,流入胃造成刺激的關係。

✅耳鳴、暈眩、耳朵有時會塞住的人,有些是鼻涕倒流,造成耳咽管不通暢引起的。

這幾年疫情開始,可以很肯定的說,上面的這些症狀,就算自己沒有,家人或多或少也都有類似症狀,而且有些人一直反覆吃西藥但都無法治好。

建議大家可以從鼻子去治療,效果就會非常好喔!

2025/9/9

2025教師節看診公告

 【 教師節補假看診公告

9/29(一)診所「正常看診」哦!

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前來就診哦



2025/09/23 小朋友適合看中醫嗎?




想帶孩子看中醫,卻又不知從何問起嗎?我們整理了幾個家長最常問的問題,一次來解答喔!

Q:幾歲開始可以吃中藥呢?

A:只要可以吃副食品之後,就可以用中藥調理了,所以一般6個月以上的嬰兒就可以用中藥治療,目前我們診所看過最小的是11個月大的小孩喔!

Q:小朋友用藥跟成人有什麼不同呢?

A:通常會依體重用藥,30公斤以上照成人劑量,20公斤約為成人的2/3,10公斤約為成人的1/3,但仍會依不同病情來決定劑量。

因為小朋友體質很嬌嫩,用藥的選擇都會非常溫和,這點家長可以放心喔!

Q:小朋友怕苦,不敢吃中藥的話怎麼辦?

A:可以請醫生加一些甘草粉,讓藥甜甜的比較好入口。很多家長也都有餵藥法寶,有機會可以再來聊聊餵藥的主題。

Q:小朋友適合看什麼病呢?

A:原則上跟成人一樣什麼都可以看,最常見的就是看:
感冒、鼻過敏、咳嗽、氣喘、蕁麻疹、異位性皮膚炎、腸胃消化吸收、過動和專注力、發育轉骨長高、貼三伏貼。

Q:小朋友看中醫的療效好嗎?

A:通常小朋友的療效會比成人來得好喔!因為小朋友的身體很單純、乾淨,用藥可以很精簡,見效就會快。

像最近開學,很多小朋友就開始感冒,好不容易好了,過沒多久又再感冒,這種反覆感冒的小朋友,用中醫治療後,感冒的頻率會下降,或是就算感冒了,也會好得比以前快。

Q:小朋友的症狀可能自己不太會表達,要怎麼辦呢?

A:可以請照顧者代為回答,舉例來說,如果是來看咳嗽,我們就會需要知道:
持續了多久、有沒有特定時間更容易咳嗽、咳嗽是輕微咳還是劇烈咳、有沒有痰、有沒有鼻涕、有沒有發燒等等。

中醫講究細緻的用藥,症狀描述能愈清楚愈好。

如果有其他小朋友看診的問題想了解,也歡迎詢問喔!

2025/09/16 你會上火嗎?



中醫講的「上火」症狀,常見的有身熱、口乾、長痘痘、嘴破、牙齦腫、流鼻血、口氣重、眼屎變多、便秘、心浮氣躁…等等。

來看診的人,處於上火狀態的至少佔了40-50%,比例其實非常高。

Q:既然上火,吃些清涼退火的東西就好了對嗎?

A:不是的,只有真正體質燥熱的人,可以用清涼退火的方式來解決,但絕大部分的人,並不是因為單純火氣大而上火。

常見的幾個上火原因:

1、身體某些地方正在發炎:

例如慢性鼻竇炎(比例很高)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腸炎、慢性肝炎、持續感染、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等。

這種上火只要把根源之處找出來,身體就會清爽舒服很多。

2、身體過於乾枯:

當身體的水分不足的時候,稍微一點熱就會導致上火。就像如果水壺裡的水只有一點點,簡單加熱一下就會沸騰一樣。

這種可能是水分補充不足、水分代謝失靈、長期熬夜、過度勞心、過度流汗、或是長期喜愛吃燥熱的東西(燒烤炸辣、辛香料、補品類、堅果類)造成。

3、身體的冷熱分佈不均衡:

身體的體溫調節機制失靈,就可能出現「頭面軀幹熱,手腳冷」的中樞熱、四肢冷,或是「頭熱,腳冷」的上熱下寒的現象。

這種大部分是因為情緒緊繃、不夠放鬆造成的失調現象。

如果常常覺得身體渾身不對勁,或是一吃點炸的就長痘痘,一晚睡就嘴破,這通常都是身體上火的徵兆。

如果覺得自己容易上火,就一直吃退火的東西,久了身體也可能會出問題。建議還是要把上火的原因找出來,穩定身體的調節機制,就不會那麼容易上火了喔!

2025/09/09 什麼是「虛人」



上週有聊到,虛人的身體通常恢復比較慢,在調養上要有耐心和心理準備,但也不用太擔心,通過逐漸調養,虛人也能逐步變得更強壯。

而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一個人變成虛人呢?有什麼避免的方式呢?

1、先天基因稟賦不足

如果遺傳上有缺陷,或是像有些早產兒,或是生下來就先天身體瘦弱的,通常這種我們只能盡量維持,比較難變成體質強健的人。

2、老人家

老人家隨著肌肉逐年流失,新陳代謝率下降,各個臟腑逐漸衰退,行動力、恢復力、反應力都會逐漸變差。

但近代人的好處是比較懂得注重健康,很多人看起來都比實際年齡年輕,未來預期壽命也會逐漸增加。

只要調養保養得宜,就算過了8、90歲,也一樣可以身強體壯,健步如飛喔!

3、多重慢性病

慢性病愈多的人,身體恢復能力通常就會愈慢。

例如同樣治療三高,若同時伴隨有胃炎、失眠、貧血…等等的人,會比單純只有三高的人恢復得慢。

4、營養不良

現代人大多都是營養過剩,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現象,常見的除了心理因素以外,還有因為害怕代謝症候群的關係,在飲食上反而會變得過度小心和極端,例如極低熱量飲食法、生酮飲食、純吃肉減肥法等等。

身體長期欠缺某些營養的情況下,就可能會處於疲勞、無法集中精神、掉髮、月經亂掉、情緒不穩定等等身心失調狀況。

5、長期勞心

勞心很損耗我們的元氣。很多人對於自己處在勞心狀態,其實並不自覺。

如果自己的性格是屬於謹慎、小心、做事周到型的,很大機率就是屬於勞心型的。

因為短時間性格難改,通常我們就會建議將不重要的事盡量捨掉,把心力用在重要的事就好,減少讓自己勞心的機會。

6、長期睡眠不足

因為競爭壓力的關係,很多人從小就睡眠不足,甚至覺得睡眠是浪費時間,想追求睡得少的方法。

但一個好的睡眠,對於身體的修復非常重要,長期來說睡眠絕對是個最值得的投資,一個良好充足的睡眠,勝過萬千補藥。

7、過度鍛鍊者

例如馬拉松這類型的長跑選手,過度操練下心臟常容易出狀況,在脈象上也會出現心臟偏弱的情形,有些長期過度重訓的人也會出現這個情況。

很多人喜歡追求大汗淋漓的暢快感,享受爆發力的刺激感,都需要注意「度」的拿捏,過度鍛鍊反而會產生害處。

總之,除了先天遺傳、基因等原因,其它後天因素,都是可以經過調養逐漸變好的。

體虛的人請把握這幾個原則:

1、良好充足的睡眠
2、營養均衡適量
3、把慢性病調養好
4、不要過度勞心,保持心情輕鬆愉悅
5、避免過度勞力(包含過度運動)

好好照這些原則調養一段時間,就會感受到身體明顯變好很多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