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節是傳統的大節日,想必這陣子大家家裡都有很多蛋黃酥、月餅、鳳梨酥等糕點。很多來看代謝症候群的人會說:「其實本來也沒特別想吃,不過剛好桌上有,就……」
在美食的誘惑之下,如果能好好善用身體和人性的特性,就能減少受到誘惑的機會喔。
1、優良的正餐和飲食順序,會讓身心感到滿足。
✅ 優良的正餐,就是蔬菜:蛋白質:澱粉的比例 = 2:1:1。
✅ 飲食的順序,就是蛋白質先吃,再吃蔬菜,最後吃澱粉。
很多人正餐不太敢吃,最後又忍不住而亂吃一些零食。這樣不僅可能攝取更多熱量,長期下來心理負擔的罪惡感也很大。
2、與家人溝通好,減少家裡零食出現的機會。
如果讓家裡隨處出現零食,有幾個壞處:
✅ 本來沒特別想吃,看到就加減吃一下。
✅ 容易放在正餐以外的時間吃到,讓血糖波動次數上升,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。
如果真的想吃點心,可以改成固定一週在某天買就好,或是固定某天一起出去享受美食。
3、建立習慣和儀式感。
每次用餐前,如果有一套好的模式和儀式感,對於熱量控制會有幫助。
舉例來說,來看代謝症候群的人,我們就會建議把中藥放在飯前30-40分鐘左右吃,並同時喝水,這樣有幾個好處:
✅ 中藥可提供一定程度的飽足感,減少當餐的熱量攝取。
✅ 飯前喝水,對於飽足感、消化功能都比飯後喝水來得好。
✅ 每次的飯前服藥,都對自己有提醒和心理暗示的作用,選擇優良飲食的機率會大大上升。
建立簡單的儀式感,有助於輕鬆維持好的飲食習慣,建議大家也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模式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