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10/20

2025/10/21 天氣轉涼的注意事項

 



最近天氣突然變得又濕又涼,風也很大,這段時間是身體最容易出狀況的時候,提醒大家多多留意以下幾點喔!

1、呼吸道疾病

天氣變冷後,「感冒」、「鼻過敏」、「咳嗽」、「氣喘」都會變多。外出加件外套、戴好口罩、脖子圍條圍巾可以幫助保暖,減少冷空氣刺激。

2、關節、肌肉酸痛

濕冷會讓血液循環變差,舊傷或關節炎容易加重,也就是所謂的「氣象台」。穿著保暖、多活動筋骨、局部熱敷,都有助於血液循環順暢。

3、心血管疾病

天冷血管收縮,血壓會上升,「三高」或「代謝症候群」的人要特別留意。定期量測血壓很重要,若出現莫名胸悶、胸痛、手麻等症狀,要特別小心。

4、皮膚病

「潮濕」容易滋生黴菌,「低溫」會讓血液循環變慢,兩者加成下,皮膚就容易搔癢、脫皮,無論是濕疹、足癬、汗皰疹、冬季癢在這時期都容易發作。

5、情緒變化

日照減少,容易感到情緒低落。把握有日照時多曬太陽、保持運動習慣,能讓心情穩定,睡得更好。

大家多多注意保暖,少喝冰涼,睡覺可以穿薄長袖長褲,出門加件外套,若有什麼不舒服的狀況,都可以前來就診喔!

2025/10/15

2025光復節看診公告

 【 光復節看診公告

10/25(六)診所「正常看診」哦!

★10/24(五)診所也有看診

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前來就診哦



2025/10/14

2025/10/14 身體的三種脂肪


最近中秋連假結束吃完大餐後,來看代謝症候群的人很多。
代謝症候群中,我們主要治療的是身體的三種脂肪,分別是:
1、血脂肪:血管內的脂肪,主要是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(需抽血檢測)
2、皮下脂肪:皮膚底下的脂肪(InBody體脂計可量測)
3、內臟脂肪:內臟周圍的脂肪(InBody體脂計可量測)
InBody可量測體脂肪和內臟脂肪,體脂肪是皮下脂肪+內臟脂肪,所以量測出體脂肪和內臟脂肪,就可換算出皮下脂肪。
❗【血脂肪過高】
總膽固醇 > 200mg/dL
低密度膽固醇(LDL) > 130mg/dL
三酸甘油脂 > 150mg/dL(糖尿病患者建議低於100mg/dL)
❗【女性肥胖標準】
體脂率 > 30%(建議維持在17%-27%)
內臟脂肪 > 10(建議維持在4-6)
腰圍 > 80cm(約31英吋)
❗【男性肥胖標準】
體脂率 > 25%(建議維持在14%-23%)
內臟脂肪 > 10(建議維持在5-8)
腰圍 > 90cm(約35英吋)
PS:若年紀愈輕,要求的數值會愈低;年紀愈大,數值可稍微放寬。

需要提醒的一點是,體脂機的原理,是透過脂肪、肌肉、骨骼、水分的導電度不同,搭配年齡、性別、身高、體重來計算得出數值。

但數值會因近期的飲食、喝水量、荷爾蒙、甚至天氣變化都會影響。所以若單次量測起來數字突然上升,也不用太擔心,我們主要還是看一段時間內的整體趨勢變化。
這三種脂肪對身體的危害程度:血脂肪>內臟脂肪>皮下脂肪。

建議大家可以了解自己的數值報告,將脂肪控制好,有助於改善糖尿病、脂肪肝、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喔!

2025/10/7

2025/10/07 避開飲食誘惑的幾種方法



中秋節是傳統的大節日,想必這陣子大家家裡都有很多蛋黃酥、月餅、鳳梨酥等糕點。很多來看代謝症候群的人會說:「其實本來也沒特別想吃,不過剛好桌上有,就……」


在美食的誘惑之下,如果能好好善用身體和人性的特性,就能減少受到誘惑的機會喔。

1、優良的正餐和飲食順序,會讓身心感到滿足。
優良的正餐,就是蔬菜:蛋白質:澱粉的比例 = 2:1:1。
飲食的順序,就是蛋白質先吃,再吃蔬菜,最後吃澱粉。
很多人正餐不太敢吃,最後又忍不住而亂吃一些零食。這樣不僅可能攝取更多熱量,長期下來心理負擔的罪惡感也很大。

2、與家人溝通好,減少家裡零食出現的機會。

如果讓家裡隨處出現零食,有幾個壞處:

✅ 本來沒特別想吃,看到就加減吃一下。
✅ 容易放在正餐以外的時間吃到,讓血糖波動次數上升,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會。

如果真的想吃點心,可以改成固定一週在某天買就好,或是固定某天一起出去享受美食。

3、建立習慣和儀式感。

每次用餐前,如果有一套好的模式和儀式感,對於熱量控制會有幫助。

舉例來說,來看代謝症候群的人,我們就會建議把中藥放在飯前30-40分鐘左右吃,並同時喝水,這樣有幾個好處:

✅ 中藥可提供一定程度的飽足感,減少當餐的熱量攝取。
✅ 飯前喝水,對於飽足感、消化功能都比飯後喝水來得好。
✅ 每次的飯前服藥,都對自己有提醒和心理暗示的作用,選擇優良飲食的機率會大大上升。

建立簡單的儀式感,有助於輕鬆維持好的飲食習慣,建議大家也可以打造屬於自己的模式喔!

2025/9/30

2025/09/30 你是潛在的鼻過敏患者嗎?




最近開始有秋天的涼意,很多家長帶小朋友來看鼻過敏。台灣濕度高,鼻過敏的比例非常高,佔了總人口的1/3-1/4。

但鼻過敏的症狀一定是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鼻塞嗎?其實不一定喔!

有很多人是隱性的鼻過敏,大家可以看看底下有沒有符合的症狀,如果有的話,可以好好的把鼻子治療一下,就會改善很多喔!

✅會眼睛癢、容易流眼油的人,其實也是鼻過敏的潛在患者,很多人把鼻子治好了,眼睛也就好多了。

✅講話講一講,會常常清喉嚨的人,感覺喉嚨有點痰但又弄不出來,往往是鼻涕倒流的關係。

✅有口臭的人,尤其睡醒更明顯的,幾乎也都是因為鼻竇裡面的鼻涕沒清乾淨的關係。

✅睡覺容易打呼的,很多都是睡覺鼻子塞住的關係,鼻子容易塞住可能潛在有鼻黏膜腫脹的問題,另外有些人也與肥胖、軟組織鬆弛有關係。

✅睡覺多夢、睡醒仍然很累的人,有些也是因為鼻過敏,造成睡眠淺眠、缺氧的關係。

✅容易反覆感冒的人,幾乎每個人都是鼻竇的狀況沒有好完全,只要把鼻子治好就不容易反覆感冒,或是就算再感冒也會好得比以前快很多。

✅胃食道逆流、胃脹氣的人,有些人也是因為鼻涕倒流,流入胃造成刺激的關係。

✅耳鳴、暈眩、耳朵有時會塞住的人,有些是鼻涕倒流,造成耳咽管不通暢引起的。

這幾年疫情開始,可以很肯定的說,上面的這些症狀,就算自己沒有,家人或多或少也都有類似症狀,而且有些人一直反覆吃西藥但都無法治好。

建議大家可以從鼻子去治療,效果就會非常好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