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投票日看診公告】
8/23(六)診所正常看診哦!
很多人都知道西藥的等級有分強弱,無論是止痛藥、類固醇、抗生素……等等,正常來說一般醫師會先從第一線開始用藥,效果不好時再逐步增加劑量或強度。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其實中藥也有猛烈的藥和溫和的藥(針灸也有剛猛的針法與輕靈的手法)。
舉例來說:
治療痘痘,有溫和的桑葉、菊花,中等強度的清上防風湯,也有苦寒的黃連解毒湯。
治療便秘,有溫和的麻子仁、增液湯,也有峻猛的大黃。
治療虛寒體質,有溫和的桂枝,也有辛熱的乾薑、附子。
除非急性或特殊狀況,不然以調養體質來說,一定是「先求無過,再求有功」。最優先想法一定是不傷身,再來考慮療效最大化。
例如很多看代謝症候群的人,說曾經看過會有心悸、失眠、口非常渴,或是常拉肚子的經驗,而在我們這邊服藥就很舒服,順順的改善。
Q:用溫和的藥,療效會比較慢嗎?
A:其實不會喔!只要有仔細診斷,身體各機能都有顧到,療效有時反而會更快更好。
Q:為何溫和的用藥是正道呢?
A:藥物愈溫和,對身體愈好,即使長期服用也很安全。
用溫和的藥,輕靈地撥動身體的氣機,讓五臟六腑恢復生機
VS
用峻猛的藥,直接對抗身體的症狀
我們一定是首選溫和的藥。因為治療的最終目標,不是只為了改善症狀而已,而是要恢復身體的自癒能力喔!
診間常常遇到很有趣的現象,同樣一起來看調養身體的人,有的人治療效果很快1-2週就好很多,有的人就要1-2個月才會感覺比較好。
為何同樣的家庭,療效的差異會這麼大呢?
好的身體,除了與基因有關以外,下面這幾項也佔很大的因素:
1、睡眠品質好,睡眠時數充足。
2、腸胃消化機能好,營養均衡。
3、沒有慢性病的干擾。
4、心情愉悅,容易放鬆。
5、有適度的運動。
如果看診感覺自己的療效比較慢,或是療效有卡關的現象,鼓勵大家可以先朝這幾個方向來調整,或是詢問醫師怎麼做能讓身體恢復更快。
另一個值得一提的重點是,有時某些症狀不一定短時間可以明顯改善的,就先不要把注意力一直放在這個點上。
舉例來說,更年期的潮熱盜汗是身體荷爾蒙開始大幅度改變,初期治療過程中症狀會一陣一陣反覆出現,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。
只要慢慢有覺得出現的頻率稍微下降,或是程度有減輕一些些,或是恢復的速度有快一些些等等,這樣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這時候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在「怎麼又潮熱了?」,這樣反而會失去治療的信心。
最近一個來看長期耳鳴的大姐,我們一開始就先仔細說明,長期耳鳴是個很棘手的問題,治療時間通常會拉比較長。
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在「怎麼還是有耳鳴?」常常就會容易放棄治療,所以就建議她先看看治療過程中,睡眠品質、鼻子過敏、咳嗽、皮膚乾癢、腳麻、抽筋、食道逆流……其中幾項有沒有開始改善,如果有的話就是有在往好的地方走。
為何治療長期耳鳴要去管其它的症狀呢?因為耳鳴要改善,需要改善耳周的循環功能,而循環要好,就與心血管系統、耳鼻過敏狀態、肌肉彈性、身體修復能力、腸胃營養吸收功能等等有關。
看起來在治耳朵,其實最後要治療的還是全身。
希望來看診的大家都放寬心,一開始療效比別人慢的人也不用灰心,讓醫生一點一滴的把身體各個機能都調養好,以後身體恢復速度就會快很多了喔!
一個容易流眼油的大姐來看診,說是2年前得新冠後留下的後遺症,現在視力退步、飛蚊、老花都跟著來。
診斷完後,我說病根在鼻子,把鼻子治好應該就會好多了。她很疑惑的說:「可是我沒有任何鼻子的症狀啊?」
一個腰痛的大哥,舉步維艱,每走一步路都很辛苦,常常都需要靠止痛消炎藥緩解。
診斷完後,我說病根在腎臟,所以按壓小腿也有嚴重的水腫,這個勢必就需要治療一段時間了,這種腰痛不單純只是肌肉骨頭問題而已。
一個容易反覆汗皰疹的妹妹,每年夏天都要忍受無盡的搔癢。
診斷完後,我說病根在心臟,心臟力量太弱,所以末梢循環一直好不了。請務必善待心臟,不要讓自己太勞心勞力,不要大量跑步,不要大量出汗。
中醫治病的思路,可能跟一般人想的不一樣。症狀只是我們看到的表象,但實際體內發生了什麼事?常常讓我們在診間細細琢磨。
每一次的診療,就像是在跟病人的人生對話。醫病過程中,身心所得到的療癒,想必有看診體會過的人都能明白。
心性對健康的影響很大,臨床上看起來,至少有30%-50%以上的健康問題與心性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