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8/3

2025/08/12 為何別人的療效比較好?


診間常常遇到很有趣的現象,同樣一起來看調養身體的人,有的人治療效果很快1-2週就好很多,有的人就要1-2個月才會感覺比較好。


為何同樣的家庭,療效的差異會這麼大呢?


好的身體,除了與基因有關以外,下面這幾項也佔很大的因素:


1、睡眠品質好,睡眠時數充足。

2、腸胃消化機能好,營養均衡。

3、沒有慢性病的干擾。

4、心情愉悅,容易放鬆。

5、有適度的運動。


如果看診感覺自己的療效比較慢,或是療效有卡關的現象,鼓勵大家可以先朝這幾個方向來調整,或是詢問醫師怎麼做能讓身體恢復更快。


另一個值得一提的重點是,有時某些症狀不一定短時間可以明顯改善的,就先不要把注意力一直放在這個點上。


舉例來說,更年期的潮熱盜汗是身體荷爾蒙開始大幅度改變,初期治療過程中症狀會一陣一陣反覆出現,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。


只要慢慢有覺得出現的頻率稍微下降,或是程度有減輕一些些,或是恢復的速度有快一些些等等,這樣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

這時候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在「怎麼又潮熱了?」,這樣反而會失去治療的信心。


最近一個來看長期耳鳴的大姐,我們一開始就先仔細說明,長期耳鳴是個很棘手的問題,治療時間通常會拉比較長。


如果一直把注意力放在「怎麼還是有耳鳴?」常常就會容易放棄治療,所以就建議她先看看治療過程中,睡眠品質、鼻子過敏、咳嗽、皮膚乾癢、腳麻、抽筋、食道逆流……其中幾項有沒有開始改善,如果有的話就是有在往好的地方走。


為何治療長期耳鳴要去管其它的症狀呢?因為耳鳴要改善,需要改善耳周的循環功能,而循環要好,就與心血管系統、耳鼻過敏狀態、肌肉彈性、身體修復能力、腸胃營養吸收功能等等有關。


看起來在治耳朵,其實最後要治療的還是全身。


希望來看診的大家都放寬心,一開始療效比別人慢的人也不用灰心,讓醫生一點一滴的把身體各個機能都調養好,以後身體恢復速度就會快很多了喔!